上世紀80年代初,矽酮結構膠首次出現在國內建築玻璃幕牆上。此後十多年裏,矽酮密封膠尤其結構膠,在我國大型民用建築上的使用越來越多,它們有一個共同特征:幾乎都是進口品牌。
這種狀況的打破,1997和2002這兩年值得說道。1997年,《關於加強矽酮結構密封膠管理的通知》(國經貿貿(1997)354號)發布,要求在境內生產和銷售矽酮結構膠需經批準和認定。國家經貿委矽酮結構密封膠工作領導小組分別於1997年和2002年,分兩批向總共8家企業頒發矽酮結構密封膠生產和銷售認定。同時,國家強製性標準GB 16776(建築用矽酮結構密封膠)於1997年首次發布,於2002年進行修訂、曆時3年於2005年完成並發布實施。該標準的執行對我國矽酮密封膠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。而原來在國內廣泛使用的幾個國外產品,由於不符合強製性國家標準,而遭市場拒之門外。

由此,國外品牌的壟斷被打破,國產品牌迅速崛起。而這些,矽寶科技都有深度參與。
矽寶科技創始人——王有治是做技術出身,在1998年創立矽寶之前,他已有十餘年豐富的有機矽密封膠行業從業經驗。矽寶科技堅持以技術創新為導向的公司發展模式,加上具備矽酮密封膠專用製膠設備的深厚技術底子,使公司在較高的平台上起步,並迅速獲得飛速發展。2002年,矽寶科技成為原國家經貿委發牌認定的8家企業之一,盡管不是第一批發牌認定的企業,但此後多年,矽寶科技陸續創造了很多個“第一”;2002年,公司有三位專家參與GB16776-2005標準的參編修訂工作,這樣的人員比重在行業獨一無二。矽寶迅速躋身國內一線品牌。

△ 王有治
這隻是起步,矽寶沒有被短期成就蒙蔽,認準技術創新、自主發展的道路,踏踏實實搞研發,認認真真做產品,勤勤懇懇攻市場。這也是後來矽寶得以持續發力、保持高速增長,成為現在中國有機矽橡膠行業領軍者的關鍵。
何以得見矽寶對技術研發的高度重視?於細微處可見一斑。1998年公司成立,1999年就相繼成功研製出水平領先的矽酮石材密封膠和矽酮防火密封膠,並分別於2001年、2003年申請國家發明專利,於2004年和2005年獲得專利授權。矽寶防火密封膠專利,為業內最早;而矽寶石材密封膠專利,截至目前仍是業內唯一。

△ 矽寶發明專利:中性矽酮石材密封膠及其製造方法
△ 矽寶發明專利:中性矽酮防火密封膠及其製造方法
功夫不負有心人。2006年,矽寶成功PK掉眾多進口品牌,其產品被北京國家體育場(鳥巢)所采用,各大媒體將其形容為“從國際巨頭口中奪食”;2007年,矽寶以優異的產品品質和完善的市場服務打動客戶,成為首都機場T3航站樓的首選;“幸運”接踵而來,北京火車南站、三峽大壩右岸電站、各地大型文化和體育地標建築、各大展覽中心,以及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的商業大廈等,紛紛垂青矽寶,選擇了矽寶耐候、結構和高性能等係列密封膠;2009年,全球最大單體幕牆建築——由號稱“女魔頭”紮哈哈迪德設計的成都新世紀環球中心,選用了5個不同品類的矽寶密封膠。

△國家體育場(鳥巢)

△ 成都新世紀環球中心
與此同時,矽寶科技開始著手研究在汽車製造、火電煙囪、光伏太陽能、機場跑道及道路橋梁等多個應用領域的粘結密封解決方案。2004年,矽寶於業內率先成功推出單組分車燈有機矽密封膠;2005年,成功推出雙組分車燈有機矽密封膠;同年,成功研發出防腐蝕耐酸耐溫有機矽密封膠。矽寶在工業領域的應用研究走在行業前列,多年的技術沉澱和品牌積累,獲得了客戶的認可、收獲了相應的市場回饋,成為矽寶領銜中國有機矽橡膠行業的重要組成力量。
△ 視頻:矽寶科技生產線自動搬運機械手(11″)
2009年,中國創業板開板。這一年,美國人均有機矽消費量為2000克,日本為1700克,而中國隻有300克;毋庸置疑,中國有機矽市場前景一片大好。2009年的矽寶,已蘊藏巨大的發展空間和投資價值,據矽寶科技經審計的財務報表,2009年矽寶科技營業收入達2億元、淨利潤達3539萬元,業績亮眼。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,矽寶科技作為中國新材料第一家,同時也是中國密封膠行業第一家、中國有機矽行業第一家,成功登陸中國創業板,成為創業板首批28家上市公司之一。

△ 2009年10月30日,矽寶科技在中國創業板首批上市
上市是否意味著發展之路自此可以一馬平川?市場規則又何曾對誰有過特殊待遇?是哪些平台,成就矽寶品牌邁向新的高度?請關注本專題第二篇——《向前一步!國家平台與國家品牌》。